錄取中學教甄/ 征戰考場篇 PART4. 自介 口試

本篇分享教甄自介及口試準備技巧。

  

給所有正在準備教甄的你:

若你真心想當一位好老師並立志考上正式老師......Trust me,總有一天會讓你考上的!早晚的問題。

這是我在考教甄低潮時,最激勵我的一句話,所以現在要把這句話送給所有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的老師們。請一定要相信自己!

(尊重著作權,欲引用本文或分享圖片,請先寄信annieteachingdays@gmail.com,謝謝!)  


●口試

口試要練習,考前除了練自我介紹外,也要抓口試考古題練習,試著練習回答。這時候就會發現真的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需提前擬答。題目百百種,要全面準備很難,但有幾個大方向是可以預先想好的:

  • 班級經營策略、理念 (500★必考)
  • 你的教學/課程特色
  • 差異化教學系列問題:學生程度落差、如何帶好每個孩子、學習動機低弱......
  • 突發狀況應變:課堂打架、學生吵架、霸凌問題、性平事件、分組爭議......
  • 你的優點/缺點

  

●自我介紹:非錄取我不可的理由

很多老師在準備口試時,都會草擬好自我介紹,把它背起來。但口試時,一定會緊張,如果是寫稿、死背,很容易腦袋一片空白。以下分享我準備自我介紹的技巧:

1.不背稿,擬大綱:我自介從不寫稿,而是擬大綱,看著大綱用自己的話去說,這樣會比較自然。進考場時,也不怕忘詞,因為只要記大綱就好。

2.抓自己的2or3大亮點:得獎經歷、特色課程或特殊事蹟等,每個亮點必須一般老師沒有的經驗。

3.內容精簡,2分鐘內:每句自我介紹都要是重點、精華,不要描述自己的特質,要用事例去證明。

4.避免家族史、成長史、個性(你是哪塊料委員自己看得出來不用你說)。

5.因校制宜:若參加獨招,務必瞭解該校的特色課程、校本課程與發展趨勢,例如:福和國中→生科中心、國際教育、閱推教育;若參加聯招,務必了解該縣市的教育政策,例:新北市→教育123。自介時,要針對該校或該縣市的教育政策來行銷自我。

 自我介紹內容大綱可以這樣設計:

→開頭:姓名、學經歷、非錄取自己不可的幾大理由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結論:因此,我認為(理由一)、(理由二)、(理由三),能為貴校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風景。

---

附上我的自我介紹範例(中文版-因校制宜,強調關係與豐功偉業):

我是OOO,畢業於_____大學____系,曾在OO學校實習(如果這個實習經驗有加分了話可以提,例如:這是一所名校、口試委員是這所學校的前校長之類的),目前在OO學校代理。這次申請_____教甄,是希望能返鄉服務(動之以情,若是回家鄉考教甄,委員們很吃同鄉人這套,但家鄉若是市區,例如台北市、新北市,不建議用這套)。以下就我的教學特色──國際教育及閱讀推廣,向委員們作簡單介紹:

在國際教育方面,我曾代表學校參訪瑞士聖加侖大學、紐西蘭懷卡托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及北京大學,因此教學當中融入許多跨文化的主題。除此之外,我在實習期間也擔任美國學區長參訪接待,並開設了世界趴趴走社團,帶領學生與姊妹校視訊,並參與寫信馬拉松的活動。儘管我是國文老師,但我從不限縮自己的視野與教學,而我也希望將這樣的課程分享給家鄉的孩子們。

而就閱讀推廣方面,我曾擔任學校的閱推老師,開設閱讀課並設計了多元有趣的閱讀活動,包含:密室逃脫、實境解謎等。而每周的課程當中,我會設計「主題日」,例如:周一好書日、周五青年日,在好書日當天利用10分鐘的時間,介紹一本好書,但在情節最高潮處戛然而止,不告訴學生結局,藉此引起學生閱讀動機;而在青年日,會介紹世界各地的優秀國中青年的故事,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因為這樣的課程,更多的學生願意到圖書館借書,圖書館借閱率也跟著上升了。

對於教育一直秉持著強烈熱忱,我的課程也在___年獲得「創意教案比賽」首獎,並在___年入選「未來教育100」。(比賽經歷一定要拿出來嚇人,根據資深老師分享,委員們很重視這種獎項類的經歷)

以上是我的簡單自我介紹,我一直很感謝家鄉給予我這麼多,讓我能擁有今日的視野。而我也希望,能將所學回饋家鄉。因此如果有機會了話,非常希望能回到家鄉服務。

※若申請家鄉學校:可以(1)思考自己與這個地區的連結,或是為何想來這服務的原因,例如:喜歡賴和所以要去彰化之類的。(2)針對該縣市發展特色分享自己欲著力之處,或是已經在推的相關課程,例如:考新北市就可以分享自己曾做過跨領域創新教學設計。

 

---  

附上我的自我介紹範例(英文版-TOEFL式直搗黃龍、不拖泥帶水,每個原因要舉例):

My name is_____. I graduated from _________, majored in Education and minored in _________. 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I think I'm fit for this position.

First, I have variou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experiences. I have visited schools in NZ, SW and China. What I want to bring to students in my class is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issues.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my global vision will bring students in_____ diverse perspectives.

Second, I have been working on local cultural curriculum for year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junior high students to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neighborhood. What I am doing is...bring students to visit their neighborhood, interview the locals, and then publish a magazine of their hometown. Because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demonstrates compassionate and take action to improve local communities. And this curriculum just won the first prize of The Most Creative Curriculum in Taiwan and was listed as Top 100 Future Education last year. Thus, I think what I could bring students in ____ is not only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andarin but also the compassionate to their neighborhood.

To sum up, I believe that my global experiences and local cultural course will bring students in ___ a different learning experience.

  

●答題技巧:我是個頭腦清楚、謙卑有禮的好同事

大學畢業時,總認為我的自信是優勢,獎學金面試、海外交流團面試、實習面試等無往不利。

後來發現在教甄現場時,我的自信反而成了強勢。當我回答時,淘淘不絕、強而有力又志得意滿,委員反而不喜歡。請記住,獨招口試是委員們挑同事的時間。你,看起來像個好相處的同事嗎?

今年參加教甄複試,因試教重挫信心,15分鐘後的口試我的信心動搖,自介時講得沒有以往powerful、答題時語氣弱弱的,但很幸運獲得委員厚愛。只能說教甄這場遊戲,有時候靠的是緣分囉!

不過在等待緣分期間,也要先強健自己,一旦機會來臨,才能好好把握、不錯過。等待伯樂的期間,先把自己變成一匹千里馬。以下分享口試技巧:

架構式答題

關於......我認為......」第一句先說看法。

接著,列點「首先、.......其次、......最後......」,每點都要舉例。

最後,給個小結論:「根據以上三點,我認為......

跟TOEFL的speaking test一樣,有組織的回答才能讓評審覺得你頭腦清楚、邏輯性十足。

題目聽清楚,不要偏題:跟寫作文一樣,偏題=沒救。先聽清楚題意,寧可多問確認題目意思,也不要急著回答、抓錯委員提問的方向。不然人家問A,你答B,委員會懷疑你的智商與理解力。

語速放慢,不要像機關槍:這是我的老毛病,講話又急又快。這點在返鄉任教時,大幅改進,因為竹東的孩子反應稍慢,我才注意到自己講話有多快。上課才試著放慢語速,把話說清楚。

溫暖的微笑與問候:很重要!!!一開門,帶著溫暖的聖光登場,看著評審的雙眼,給個充滿朝氣的問候。印象分數很重要,記得呈現你是個好同事、好老師的樣貌。

附上我的口試答題範例:

【題】面對學習動機低弱的孩子,你如何引導他們學習?

【答】過去任教時,曾接了一個班級學習能力落差大(說明我年輕但有教學經驗),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在課程設計方面,盡可能達成「3感」:成就感、參與感、新鮮感。 (列點)讓孩子從教室裡的客人變成教室的主人。 (放一句冠冕堂皇的話) 

首先,「成就感」指的是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學習成就,每次批閱完作文都會精選三位學生典範,放在簡報上,讓每班的學生都能看見,學生因此獲得成就感,而我也盡可能讓不同學生的作品都放在精選上,如此一來程度較差的就不會覺得自己被忽略(每點要舉例)

其次,「參與感」。課程中我採的是分組合作學習,設計遊戲競賽必須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才能積分,如此一來就會激勵高成就的學生提拔低成就的孩子;

最後是「新鮮感」,不同星期會有不同主題,例如:周一「好書日」,用10分鐘介紹一本好書;周五「青年日」,介紹世界各地優秀青年的故事,學生便會覺得國文課不是一成不變的讀課文,對課程便會有所期待,覺得新鮮。

透過「3感」:成就感、參與感、新鮮感,我發現學習動機低弱、課堂睡覺的孩子,慢慢地跟上腳步,加入課程。這樣的改變雖小,但哪怕是那麼一點一滴,對於作為老師的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感動。 (不浮誇,說實情,並點出每個教育現場老師的共同感受,才能打動人心!)

 

以上是我目前想到的口試技巧,若有想到其他的,隨時會更新:)

祝所有好老師

教甄順利 今年就考上有緣的學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錄取中學教甄/ 征戰考場篇 PART3. 三折頁 自傳

真心話篇/ 要不要讀政大? 校系優劣勢比較

錄取中學教甄/ 征戰考場篇 PART1.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