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前線/ 試教時,評審這麼看
前天擔任雙語部試教評審,有種「登大人」的奧妙感,兩年前我是台上那位,如今我坐在台下。
原以為當評審很好玩,殊不知評審真的就是「看試教」,真的就跟上課一樣!看了三場就開始覺得有點累XD
當然啦,台上試教的老師們絕對是最最辛苦、緊張的,要尬演20分鐘也是不容易,我都看到捏把冷汗。
一般來說,第二階段會篩出了八位優秀老師,每位老師需上台試教15-20分鐘+專業口試5分鐘,作為評審要上八堂緊鑼密鼓的課,考生們可以思考的是,評審就跟學生一樣,上了半天的課,看到後來真的只想趕快下課!
那麼,你要如何在漫漫長日成為一位亮點老師?一位讓學生忘不了的老師?
老師們,漂流大台灣,征戰無數考場的你,一定很挫敗、很厭世、很懊惱,為何在教室裡怎麼教怎麼吸引學生,到了試教現場卻無法對上評審難搞的胃呢?兩年前的我也是一樣,無法理解為何教甄搞得像場「達人秀」一樣。
這裡我就擔任評審的角度提供考生們參考,評審都怎麼看?標準何在?
簡單來說,試教評選的是你的「教學專業素養」&「人格特質」,每間學校、聯招都不一樣,但大致上不出以下幾項:
- 板書/教學媒體:強烈建議板書就好,因為每位嘗試大挑戰電腦連投影機的都大失敗
- 教學專業:五顆星超重要!請呈現出有架構的教學以及絕對不可以教錯!
- 班級經營:有沒有跟學生互動?知不知道教學現場學生會出哪些狀況?
- 口語表達:流暢嗎?清楚嗎?發音標準嗎?
- 教學活動設計:除了講述法,你還能為課堂帶來什麼?
A.愁眉苦臉的厭世文青(進擊巨人的米卡莎)
B.面露殺氣的熱血強人(進擊巨人裡的艾連)
C.笑容親切的元氣少年(進擊巨人的希斯多莉雅)
上面三個選項,題目換作是「你想要當誰的學生?」、「你想跟誰交往?」、「你想跟誰吃下午茶」等,答案大概也是C選項吧?
因此試教時,溫暖親切的笑容是自然而然能帶給評審好印象的!
這邊只是在說通例,不是在告訴大家如果你看起來沒那麼友善、不愛笑就不適合當老師,只是在告訴你「加分項目」,如果你天生面癱(只能回去ㄎㄅ父母?沒~)......
那就在其他項目加強,爭取分數吧!
我相信每位老師都有其人格魅力,也有許多臉臭但教書讓人「一聽就懂」或「含水結冰」的大師。要對自己有信心!!!
試教的加分項目
- 笑容很重要,帶給人好印象好心情:不知為何這個已經是講到老套的事項,但還是看到一堆槁木死灰的考生?看來大家真的太緊張啦~
- 板書寫課次名稱:這跟學生邏輯一樣,老師講到哪一頁,要寫黑板,不然學生一恍神就跟不上。照理而言,考生進場的時候都會先跟評審報「試教課次」,但請體諒一下評審,評審都評到頭昏眼花了,如果黑板有寫有貼心,當然超加分的啊!
- 清爽的板書:排列順序一定要有邏輯、次序,讓人覺得你是個有架構的老師。若能用1-3色來寫板書(拜託不要把黑板變成七彩霓虹燈),會更加分喔!
- 與評審視線對焦,但不死盯著評審:這跟當學生的邏輯一樣,當學生能跟老師視線對焦,就有種被老師重視的感覺。所以偶爾掃視一下評審,大方展現自信吧~
- 充分展現題目方向:試教抽題請看清楚,好好展現題目的要求。聯招的題目似乎只會寫課次,但獨招學校有時會設限制或要求展現「課程融入校本特色」等。以本部而言,題目上會限定「教學對象:小學三年級、部分小學四年級重讀生」並要求「教學內容:生字、語詞、造句、閱讀」,這時候評審會看的是這些項目,你上台試教時都展現了嗎?
- 離題:許多考生拿到題目「教學內容:生字、語詞、造句、閱讀」,結果從頭到尾二十分鐘沒教生字,直接掰掰~又或者「教學對象:小學三年級、部分小學四年級重讀生」卻教了高中生程度的寫作技巧。
- 試教「小考」:是教室來展現你的教學專業的,一位老師來試教時花了十分鐘展示如何「小考」,身為評審的我真的很「問號」,這是要評審我們看什麼?看你批改考卷?看你怎麼出題?
- 敲黑板->大扣分:顯得很急躁又強勢,讓人感覺很不專業。而且拜託老師,我從當學生時就超討厭老師敲黑板了,我還討厭指甲刮黑板的聲音,可以不要折磨評審嗎?
- 自顧自地乾笑:讓人看得更乾。
- 急促的講課:有的老師教學相當精實,像戰鬥機一樣狂噴字,語助詞是「快點快點」,說真的,評審聽了也想快點下課......==
- 離評審太近問問題:試教的時候不要認真把評審當學生,不要預設評審會回答你問題。有的老師緊盯著評審的眼睛,問問題,眼神中帶有殺氣,真是嚇死寶寶了。
- 走到評審旁邊或後面:很多老師想呈現班級經營中對學生的關懷,繞教室一圈,走到評審後面喊「小美課本要拿出來喔」,作為評審會覺得很怪,有背後靈的感覺,也會擔心你看到手中的考生個人資料和評分資訊。請就教室前方做發揮即可,班級經營不是重點,點到為止。
- 花俏:試教的評分重點在於考生能否展現教學「專業」,考生在試教時,務必注意你的教學設計是否能展現「專業」?課程都上了嗎?評審不是來看你的課程包裝,而是看「學生能否學到東西」。(我曾在試教時,把課程包裝成一場擂台對決賽,結果真是大失敗!原因在於我的「遊戲」蓋過我的「教學」了。還有的老師一進場就唱一首關於「夏夜」的歌,看似創意百出,但只要無法完整對應教學內容,再多招也毫無意義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