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中學教甄/ 征戰考場篇 PART3. 三折頁 自傳
本篇分享教甄三折頁設計。
給所有正在準備教甄的你:
若你真心想當一位好老師並立志考上正式老師......Trust me,總有一天會讓你考上的!早晚的問題。
這是我在考教甄低潮時,最激勵我的一句話,所以現在要把這句話送給所有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的老師們。請一定要相信自己!
(欲引用本文或分享圖片,請先寄信,謝謝!)
●備審資料
進入複試,你需要教學檔案跟三折頁,真心建議這種東西早就要準備好,這次我初選過了,用兩天內擠出來,實在是很驚心動魄。
如果時間很趕,可以「棄教學檔案,保三折頁」。因為三折頁的重要性大於教學檔案,評審會認真看三折頁,但教學檔案就是隨便翻翻。
事實上,很多榜上有名的年輕前輩們,都不帶教學檔案,只帶三折頁征戰現場。
●三折頁設計:LESS is MORE.
很多老師會有一個錯誤觀念(事實上我也曾是)──想把自己所有亮點都塞進三折頁,滿滿的字、滿滿的圖片。
但太多亮點就不「亮」了!試著換位思考,若你是評審,看到一堆字、一堆圖片,會注意到什麼?Nothing.
相反地,若字少,內容精簡,只放大重點,是不是馬上就能抓住這個人的特色跟亮點呢?
因此,三折頁請放教學生涯中「精華中的精華」、「經典中的經典」,不重要或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例如:教師證、無趣的行政經歷)就請全面略過,不要浪費評審的眼力跟時間。以下分享三折頁設計重點:
○封面:照片+教育理念一句。放你跟一兩位學生的合照,呈現你親切、受學生歡迎的感覺。
○內容大標:標題宜清楚、統一顏色及大小,選暖色系(黃、橘)呈現自己是充滿活力又溫暖的老師。
○說明文字少:要讓評審短暫時間內注意到你的亮點設計上要有巧思,字盡可能減少,全部列點。
○圖說故事:不要放多,每張清楚聚焦。選圖時,一對一教學、行政團隊合作(有校長、主任)、班級合照各一張,分別代表自己的教學、行政及班經。其他不重要的無聊照片,例如:獎狀、證照、資歷等請刪,這些等你考上正式老師去學校報到時,人事主任會負責查驗;至於成績單、聯絡簿、作業、學習單、教案等,可以放教學檔案,三折頁就別放了。
○得獎紀錄:最吸引評審。擺三折頁中的中間頁,全擺得獎紀錄。不要擺芝麻蒜皮的小賽,擺頭銜很厲害的教育大賽,例如:教育部辦的或全國等級的比賽。另外,不要用時間軸排序,最強、最厲害的得獎紀錄應擺第一順位。不要隱藏強項,而是要凸顯強項,因為評審時間不多,一掃而過。
○特色課程:若得獎紀錄太弱,可以強化特色課程。所謂特色課程不是「課堂上設計的小活動」,而是你所「參與過比較大的課程」,例如:國際教育、閱讀推廣、跨域課程、STEM課程、在地課程等。不要贅述內容(評審懶得看),請列點並以圖片呈現,最好能將課程成果「量化」,例如:參與時長、課程影響力、成果產出等,會更吸睛。
○避免:
1.字太小、東西太多(沒意外了話,評審眼力都不好)
2.放一堆教育口號(任何人上網查都有一堆)
3.冠冕堂皇的廢話(大家都會寫)
4.無法加分的基本資料(評審一點都不想知道你家電話住址跟星座生日)
5.條列一堆教學或輔導策略(三折頁不是要呈現你懂什麼,而是要呈現你為何special~)
6.放你自己都不清楚在幹嘛的資歷(被問時答不出來就GG了喔)
●甄試網的自傳:別輕忽!
報名教甄時,都會在甄試網上填履歷,有時會有一欄是要打小自傳(250字內)。
通常我都會隨意填填,想說,唉,反正筆試都不知道會不會pass!但後來發現,每次進入複試,評審手上都會拿到當初報名甄試時的報名表,而他們都會先看那張報名表上的資料跟小自傳。
因此大家務必記得,在報名甄試時,小自傳要好好寫。因為格式不拘,所以我採列點方式:
畢業於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曾至紐西蘭懷卡托大學教育學院交換。獲OOOO創意教育首獎、教育部OOOO創作獎等。以下就班經、教學及行政經歷簡述之:
1.班經理念:看見每一位孩子的亮點。
2.教學特色:閱讀推廣,跨領域教學,結合在地發展,以學生為中心設計主題式課程。
3.行政經歷:配合學校辦理國際教育、校本課程、資優教育、科技中心STS課程等。
祝所有好老師
教甄順利 今年就考上有緣的學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