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心中的小星星:點亮孩子心中的小星星 (Taare Zameen Par)
印度巨星阿米爾罕巨作
第一次看《心中的小星星》是國三表藝課時,那時基測(現在的會考)壓力嚇嚇大,剛看完同樣是阿米爾罕主演的《三個傻瓜》──完全說出了我對於考試制度以及現行教育體制的不爽,突然覺得蘭徹好帥,好崇拜阿米爾罕!
我的崇拜也一直延續至今,阿米爾罕真是位偉大的導演,在這裡順便向大家推薦他的其他部作品:
《三個傻瓜》──印度片中之我最愛,已經看了超過十遍!
《未知死亡》──情節緊湊的動作片,但看完會覺得有點累。
《來自星星的傻瓜》──也是很有意義的一部片,前半段有點冗,後面很好看。
同樣題材的片我更推《OMG,喔我滴神啊》。
電影內容 殞落的星再度發光
回到《心中的小星星》本身,電影內容主要是在講述一位具學習障礙的小男孩伊翔的學習歷程。
伊翔由於患有閱讀及書寫障礙,課業表現不佳,課堂專注也十分渙散,常常神遊外太空,進入自己的超現實想像空間,不過伊翔具極高的美術天分,最喜歡做的事也是畫畫。然而學校老師常責備伊翔,讓父母十分頭痛,特別是哥哥又是位資優生,令父母難以理解為什麼伊翔會差這麼多。
在多次遭教師投訴下,嚴父決定將伊翔送進離家遙遠的私立學校,期望能讓他接受更完善、嚴格的教育,改變他的未來。
但私校的高壓打罵教育讓伊翔難以承受,開始變得自閉、自卑、退縮,就連畫畫都讓他感到害怕,直到有天遇到了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康!
電影裡的星光璀璨
《心中的小星星》無論畫面或是音樂都具極高的價值,影片中結合了許多繽紛動畫,以此呈現伊翔的豐沛想像,例如:
以及伊翔算數學時將每個數字視為星球、看到魚時進入海洋世界等。
另外,《心中的小星星》更將色彩的美與張力呈現在觀眾眼前,例如伊翔玩水彩那段,真是美到極點。
大家都知道印度片的特色就是相當冗的音樂及舞蹈,這部片當然也少不了許許多多的音樂,不過音樂搭配劇情的運用上可說是發揮地相當淋漓盡致。
我很喜歡主題曲,給人相當舒服可愛的感覺,讓人覺得童年永在;還有伊翔離開學校遊蕩的歌曲,完整說出孩子的心聲;其中我最愛的則是爸爸、哥哥、伊翔依序起床的那段,音樂的節奏感相當強烈,反映出爸爸及哥哥按部就班的行事準則,對比接下來的緩慢旋律,呈現出伊翔的無憂無慮,這段的歌詞也相當可愛(&伊翔哥哥房間有真張費德勒海報喔)。
老爸五點起床綁緊鞋帶、繫上皮帶,努力工作
老哥六點起床讀書、吃維他命(這實在太扯拼了)
伊翔卻是鬧鐘響了也叫不醒 坐在餐桌上想像火車、噴火龍
(以下涉及電影情節)
點亮每顆小星星 不放棄每個孩子
這部片塑造了一位偉大的老師──尼康,他看見伊翔的不一樣,以同理的角度理解他的障礙,每天用神方法教他功課,最後幫他找回過去的無憂無慮及創意!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尼康怎麼讓一位把3寫成E的孩子導回正軌。對於一般人來說,伊翔根本是寫外星文,但尼康發現伊翔是「鏡像思考」,所以會把M寫成W、把5寫成ㄜ......,因此他帶著伊翔在沙堆、大黑板、海報紙上習字,讓伊翔像畫畫般學習筆畫的順序。還有用樓梯教數學、黏土、錄音等各種創意教學一步步帶領伊翔趕上其他學生的進度,尼康的換位思考取得了伊翔的信任,更重新找回對於美術的熱情和自信。
而這部片最感人的地方也在最後尼康辦的全校美術比賽(師生皆須參加),先是伊翔的畫了尼康,這位老師幫他找回了星星。
在高潮之後,又掀高潮(此刻開始爆淚),尼康掀起他的畫布:
沒錯,就是擁有源源不絕繽紛色彩的伊翔!
事實上,我有看過真實案例。
而這真實案例就發生在我的母校竹東國中,那位散發溫暖與繽紛色彩的美術老師,就是五年前放這部影片給我看的老師彭雅芳。(以下附上新聞相關連結)
作為教育系的學生,我常以英國詩人葉慈的名言自我惕勵:
教育不是裝滿一杯水,而是點亮一根蠟燭!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我真是愛死這句了!
我們時常被考試綁架,被教育體制束縛,陷入學習困境。
作為老師,便是在趕課前提下,將每個學生能力視為相同的起跑點,從不停下來看看學生的不足,陪伴他、鼓勵他,跟上大家。
我們也時常將學習功利化,以達爾文競化論的觀點去要求孩子,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於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我永遠記得自己國中每天戰戰兢兢的學習時光......每天小考、小考完後全班起立按分數高低輪流坐下、每星期五印週考成績單、月考按成績高低上前領考卷、座位按名次以核心圓方式安排、校排一百名以後被淘汰到其他班等,當我讀到達爾文競化論時心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原來這就是人生!
於是我那陣子的座右銘就是「人競人擇,適者生存」。
但真的是這樣嗎?
當我長大後,逐漸發現學習是種樂趣!不該成為淘汰學生、否定個體價值的工具。
作為老師,應該看到的是每個孩子眼中的光彩,因為:
老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
而我至今,一直將這作為我的使命。









留言
張貼留言